中藥十大功勞是什么?具體點
十大功勞為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株闊葉十大功勞及狹葉十大功勞的根、莖、葉。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化學成分】含小檗堿、掌葉防己堿(palmat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木蘭堿(magnoflorine)。
【功能主治】葉:滋陰清熱。主治 肺結(jié)核,感冒。根、莖:清熱解毒。主治 細菌性痢疾,急性腸胃炎,傳染性肝炎,肺炎,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咽喉腫痛。外用治眼結(jié)膜炎,癰癤腫毒,燒、燙傷。
【采集加工】栽后4~5年,秋、冬砍莖桿挖根,曬干后炕干。葉全年可采。
【用法用量】均為0.5-1兩;外用適量。
十大功勞是啥中藥?
【拼音名】ShíDàGōnɡLáo【別名】功勞木、黃天竹、土黃柏、刺黃柏、刺黃芩[四川]、木黃連【來源】為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株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bealei(Fort.)Carr.及狹葉十大功勞M.fortunei(Lindl)Fedde。以根、莖、葉入藥。栽后4-5年,秋、冬砍莖桿挖根,曬干或炕干。莖、葉全年可采?!驹螒B(tài)】1.闊葉十大功勞:常綠灌木,高達4米,全體無毛。根粗大,黃色。莖粗壯,直立,木材黃色。單數(shù)羽狀復葉,長25-40厘米,有葉柄;小葉7-15片,厚革質(zhì),側(cè)生小葉無柄,卵形,大小不一,長4-12厘米,寬2.5-8厘米,頂生小葉較大,有柄,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每邊有2-8刺鋸齒,邊緣反卷,上面藍綠色,下面黃綠色。秋季開褐黃色花,芳香,總狀花序頂生而直立,6-9個簇生;萼片9,排為3輪,外輪較小,內(nèi)輪3片較大;花瓣6;雄蕊6;子房上位,1室。漿果卵形,暗藍色,有白粉。2.狹葉十大功勞:與十大功勞的區(qū)別為小葉3-9片,均無柄,矩圓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4-15厘米,寬0.7-2.5厘米,先端急尖或略漸尖,有銳齒,基部楔形,邊緣每側(cè)有6-13刺狀銳齒?;S色,總狀花序,4-8簇生。漿果圓形或矩圓形,藍黑色,有白粉?!拘誀睢抗谀荆翰灰?guī)則的塊片,大小不等。外表面灰黃色至棕褐色,有明顯的縱溝紋及橫向細裂紋,有的外皮較光滑,有光澤,或有葉柄殘基。切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黃色,可見數(shù)個同心性環(huán)紋及排列緊密的放射狀紋理,髓部色較深,質(zhì)硬。無臭,味苦。【炮制】功勞木:采收莖,切塊片,干燥?!拘晕丁靠?,寒。【歸經(jīng)】歸肝、胃、大腸經(jīng)。【功能主治】葉:滋陰清熱。主治肺結(jié)核,感冒。根、莖:清熱解毒。主治細菌性痢疾,急性暢胃炎,傳染性肝炎,肺炎,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咽喉腫痛。外用治眼結(jié)膜炎,癰癤腫毒,燒、燙傷?!居梅ㄓ昧俊烤鶠?.5-1兩;外用適量。
十大功勞——細葉十大功勞 Folium Mahoniae (英)Chinese Mahonia Leaf 別名 木黃連、竹葉黃連。 來源 為小薜科植物細葉十大功勞Mahonia fortunei(Lindl.)Fedde的葉。 植物形態(tài) 常綠灌木,高達2m。根和莖斷面黃色,葉苦。一回羽狀復葉互生,長15~30cm;小葉3~9,革質(zhì),披針形,長5~12cm,寬1~2.5cm,側(cè)生小葉片等長,頂生小葉最大,均無柄,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有6~13刺狀銳齒;托葉細小,外形??偁罨ㄐ蛑绷ⅲ?~8個族生;萼片9,3輪;花瓣黃色,6枚,2輪;花梗長1~4mm。漿果圓形或長圓形,長4~6mm,藍黑色,有白粉?;ㄆ?~10月。 生于山谷、林下濕地。分布于江蘇、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廣東、廣西。 采制 全年可采,曬干。 性狀 羽狀復葉,小葉5~9,小葉片多皺縮,革質(zhì),披針形,每側(cè)有刺5~10???cè)~柄長10~20cm,直徑約至2mm,上面有凹槽。作同闊葉十大功勞葉。 化學成分 含小薜堿、掌葉防已堿(palmat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木蘭堿(magnoflorine)。 性味及功能主治 同闊葉十大功勞葉。 附注 根莖、果實亦入藥。 十大功勞——闊葉十大功勞 Folium Mahoniae Bealei (英)Leatherleaf Mahonia Leaf 別名 土黃柏、土黃連、八角刺、刺黃柏、黃天竹。 來源 為小薜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Mahonia bealei (Fort.) Carr. 的葉。 植物形態(tài) 常綠灌木,高達4m。根、莖斷面黃色、味苦。羽狀復葉互生,長30~40cm葉柄基部扁寬抱莖;小葉7~15,厚革質(zhì),廣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3~14cm,寬2~8cm,先端漸尖成刺齒,邊緣反卷,每側(cè)有2~7枚大刺齒??偁罨ㄐ虼謮?,叢生于枝頂;苞片小,密生;萼片9,3輪,花瓣6,淡黃色,先端2淺裂,近基部內(nèi)面有2密腺;雄蕊6;子房上位,1室。漿果卵圓形,熟時藍黑色,有白粉?;ㄆ?~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谷、林下陰濕處。分布于甘肅、河南、浙江、安徽等。 采制 全年可采,曬干。 性狀 羽狀復葉,小葉片7~15,對生,無小葉柄,多略皺縮,革質(zhì),廣卵形,邊緣反卷,每側(cè)有刺3~5個,葉脈明顯向背面突起,上表面綠色到灰綠色,下表面黃綠色???cè)~柄圓柱形,直徑約至5mm,著生小葉處膨大并有環(huán)紋。氣微,味苦。 化學成分 含小薜堿(berberine)等。 性味 性涼,味苦。 功能主治 補肺氣,退潮熱,益肝腎。用于肺結(jié)核潮熱、咳嗽、咯血、腰膝無力、頭暈、耳鳴、腸炎腹瀉、黃疸型肝炎、目赤腫痛。